
【精品】美术说课稿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说课稿 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黑龙江大学的徐志刚,我今天抽取的题目是美在明间永不朽——中国明间美术。本节课授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普通高中教材——《美术鉴赏》课时为一课时,课型为欣赏课。教具是幻灯片教学多媒体课件。
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内容构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年学生年龄特征。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二是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动手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是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1、重点内容是: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并使学生喜爱民间美术。
1、难点是:民间美术的名族性、地域性的特点及其分布,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和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程度不同,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美国教育家布鲁洛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地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学法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上积极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基本规律,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欣赏过程的讲解。
2、电化教学法,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来展示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及其发展过程。
3、演示法。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民间美术的制作方法步骤。
4、练习法。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以此来引起学生们心理上的共鸣。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大部分学生学习以感性认识为主而感性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生动性,直观性和具体性,根据学生的这种规律,本节课以下面的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1播放中国民间艺术品,了解民间艺术的界定、种类。这样引入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也很容易让学生进入课堂,为整个课堂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幻灯上的图片重点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民间美术的种类,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民间美术的功能。在分析多张图片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上,同学们自己动手,把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民间艺术作品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看幻灯片的同时老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也可选取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对所播放的作品认真观赏后,小组议论探讨。学生代表对作品赏析评论,同伴做适量补充、归纳,使课堂达到一种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发展学生善于思考探讨问题的精神。
为了延伸课堂教学及其巩固,我设计了以下例题,通过例题可以进一步的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界定及其各个时期特点。
并设计了巩固练习来提高实践能力:
1)以一件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作品的形式及其形式美。
2)通过具体作品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
最后是板书设计,仅仅扣住重点并把重点难点简洁的呈现出来,以便学生认知和理解,以此深化主题。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恳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美术说课稿 篇2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山东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20课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即通过欣赏图片,评述,绘画等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自由地把动画形象表现出来,体验欣赏和创作的乐趣。
这节课要面对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童真、童趣、不受限制的想象会像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因此,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创造力。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发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 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发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 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思维、分析想象,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
发挥小组合作才干,创作独具特色的动画片。
教学用具准备:
媒体课件、彩纸、彩笔、橡皮泥、剪刀、胶水等,课前也可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
二、 说教法
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及教学方式的优化原则,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便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促景生情,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入到媒体欣赏,把学生带入到动画的世界。
2、 启发引导法:
这是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进行的,引导学生从欣赏动画形象出发,主动参与讨论,了解动画造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临摹或创作一个动画形象。
三、 说学法。
本课以“活跃学生想象思维”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因此,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1、 自主探究学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思考“怎样创作动画形象”这个问题, 引导学 ……此处隐藏8046个字……/p>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五、说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了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
六、说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有意注意弱而无意注意强,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先进行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使用了欣赏法的教学方法。因为欣赏法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培养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2.教师进行示范,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使用了演示法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能使幼儿更直观的观察到老师的做法并进行模仿。幼儿的形象思维发展比较好,记忆主要靠形象记忆,进行示范,幼儿能容易的学会粘贴毛毛虫。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使用了练习法的教学方法。要让幼儿亲手操作,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做感受艺术美,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不强,手指的灵活性不够,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
4.拍照留念。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留念。这一环节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美术说课稿 篇8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江西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业。是围绕航天器这一主题的造型设计课。
本课很好的结合了时代的特点,展示高科技的风采,人们已能飞向太空,并能在太空中生活,人类已历史性地把旅游的范围开辟到了地球之外。从而引领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创作空间。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剪刻、卷曲、黏接、描绘等方法,运用饮料杯、盒子、旧挂历、彩纸、泡沫、筷子等各种废旧物创造出新颖的航天器。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增长太空知识,并了解航天器的各种用途。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掌握剪刻、卷曲、黏接、描绘等多种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飞行器模型。
情感目标: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重、难点:在于飞行器的造型设计。如飞船的外形要为功能服务,造型、颜色处理要时尚、现代,模型要坚固、扎实等。
3、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文字、图片、影片介绍,加深学生对航天器的了解,
让学生分析它的特点,并亲自动手创作。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的基本设计思路是: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影片等介绍,给予学生大量的信息,丰富见识,开阔眼界,加深对太空航天飞行器的了解。这样便能给学生的创作理清思路奠定基础,学生才能有更丰富的创作原素,来构思自己在想象中太空的样子,而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独特的创意,大胆地创造出来,老师在技法上加以指导与启发,使学生创作出新颖的航天器。因此,本课我主要运用了范例展示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和自评、互评法来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点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我采用了人性化的方法指导,在为学生创设尊重、和谐、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论一论、做一做、评一评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学具准备:饮料杯、盒子、旧挂历纸、彩纸、泡沫、筷子、剪刀、双面胶等。
四、说教学程序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学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认为合理优化地组织教学过程便是成功的关键。这一课时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欣赏神舟五号升空的影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太空产生无限的联想。从而引入课题《飞向太空》,并由学生讲述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空与航天器知识。
(二)观察比较,启发想象
1、带着问题欣赏各种航天飞船的图片。
(1)航天飞船的基本型都有哪些形状?
(2)航天飞船的颜色是怎样的?
欣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航天器都有哪些外形,颜色是怎样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掌握航天器的造型特征,认识到航天器形状是多样的。
2、出示两幅空间飞行器的造型图(神舟五号与另一架飞行器),对比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并讲授飞行器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为以下的创作做铺垫。
(三)分部讲授,掌握技能
学生在上一环节中对航天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出示材料,揭示讲授航天器的制作方法:
想——外形
通过以上的讲解,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自由说说自己心中想制作的飞行器外形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功能。这时教师引入到第二步的教学。
选——材料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材料,让学生想一想这些材料能制作飞行器的哪些部位,如航天器的大外形、发动机、喷火器、导航器等。
剪——形状
这时教师可以加以示范,如飞行器尖形的头和喷火器的剪贴、卷曲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剪曲的制作方法。
贴——组合
教师简单示范粘贴组合飞行器的各个部件,这是制作飞行器的最后一步。
(四)动手创作,激励创新
1、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设计,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制作独特的飞行器模型,在模型上,可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上飞船的名字。同时增强了集体协作精神。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1、举行一次“太空遨游会”,分成多个小组,以宇宙中各种星球和飞船的名字命名,进行太空知识的讲解,展示自己的“航天器”,相互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赏、说、做、评相结合,体现出了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课后拓展:除了人类以外,还有植物种子、动物也可以飞上了太空,然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通过绘画的形式体现出来。
五、板书设计
板书能体现出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教学过程与板书相配合,与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飞向太空》
制作方法: 想——外形
选——材料
剪——形状
贴——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