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音乐教学总结3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教学总结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即将结束,我顺利地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感情,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在教学工作中做出大量努力,现将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备教案。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中我开设了“小舞台”等栏目,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同时我还注重学生学习、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的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的再近一些,让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不足:对于学生的肆意课堂的行为掌控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注意把握尺度,增强幽默力量。
三、教学研究
为了使自己在教学水平及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学期,积极参加了市里的音乐教学比武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对音乐学科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从每一节音乐课教学开始,都以打造一节优质课这样的理想来入手,对于每节课我都提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在这次学校教学比武活动中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总的说来,本学年的音乐工作做的比较满意,虽然也还有不足之处,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中,我会奋起直追、找出不足、认真改进、努力提高,我想我一定会把音乐工作做的更出色。
音乐教学总结 篇2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塑造出来的。不同的听众,由于其观念、文化水平、经历、情绪与爱好的差异,对同一音乐形象的感受必然不同。所产生的效果或印象甚至大相径庭。幼儿由于其年龄水平的差异,各年龄班的音乐欣赏能力也各有特点。
大班幼儿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能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他们初步了解了各音乐手段的表现作用。同时他们的音乐记忆力和审美能力有所发展。表现出自己对某类作品的爱好。为了帮助幼儿学会欣赏各种音乐作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一、选择生动、易记、有鲜明形象的音乐作品供幼儿欣赏。
我在指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之前,总会对作品的选择下一番工夫。由于年龄的特点,幼儿对那些生动、易记、有鲜明形象的音乐作品总会很偏爱。因此,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是引导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成功的一半。如:《龟兔赛跑》表现的内容丰富,现象鲜明,故事化的情节内容使大班幼儿对它情有独钟;《梦幻曲》曲调优美,表现手段独特。它悠扬、恬静的旋律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些作品很适合给大班幼儿进行欣赏。
二、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正确感受音乐,调动各种感官充分表现音乐。
设计欣赏活动时,我注意引导幼儿正确感受音乐,初步理解音乐。使幼儿在欣赏过程中感到愉快,感到音乐的美妙。在初听时,我注重用语言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将其思想感情引入欣赏作品的情景。唤起幼儿的有关联想。在初听《梦幻曲》的时候,我会这样引入:“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听了这首曲子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谁?在做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幼儿的思绪随着旋律一起运转。有些时候,我也会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帮助幼儿形象的感受音乐。比如,在给幼儿欣赏《冬日旅行》时,我配上了与旋律相一致的花和藤。让视觉和听觉的统一进一步帮助幼儿分辨旋律的旋转性和舒展性。从而更生动地理解作品。
·
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重复欣赏音乐作品能使幼儿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在重复欣赏音乐作品之前,我会对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启发幼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感受、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这是指导欣赏活动的重点。在重复欣赏《化装舞会》时,我会设计这样的提问:“整首曲子是不是始终一样?开头部分表现大家在干什么?中间部分表现的是什么?最后部分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同?”这样幼儿便对乐曲的a-b-a的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欣赏《冬日旅行》的时候,当幼儿已了解了作品,可以让幼儿把音乐的内容画下来;在重复欣赏乐曲时,我则指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与音乐的旋律匹配,跟随音乐做动作。反映音乐的特色。体验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欢乐、愉快的心情。在重复欣赏的活动中,我会让幼儿重复地听,全面、完整地感知作品,理解作品。掌握作品的各个细节。在设计方法时,特别注意灵活多样。重在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活动。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幼儿鉴赏水平。
单靠一堂音乐课给幼儿欣赏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播放一些欣赏过的作品或是片段;来园后,音乐角的活动;进餐时,背景音乐的提供等等。一方面可以检查欣赏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复习。以加深巩固对音乐作品的印象。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音乐教学总结 篇3
转眼间,一年的高三生活又结束了。回顾走过的日子,一些做法体会总结如下:
1、教学工作上:
首先在时间安排上,20xx年8月暑假补课,上了约20个课时,也是先上的选修课本。刚上高三,大多数学生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对未来可以说充满信心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氛围还是比较好的,直到9月底,总算把高中的课程学完。接下来就开始进行第一轮复习。我们第一轮复习时间是从去年10月到今年的3月底,我们一轮用书是《优化方案》,复习的主要做法是学生先对相应内容进行熟悉,记住主要知识点,老师接下来串讲归纳主要知识点,突破重点难点,讲常见的考点,分析易错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自己做一部分练习,最后老师讲评部分练习。
印象最深的是,我校的视导课上,教研员对我上的《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进行评价,认为高考主要是考查与生产生活上的相关应用与我所讲的这些内容关系不大,而今年的高考还是考了有关自由组合规律相关基础内容,说明自己在把握高考出题方向上是非常正确的,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敏锐性。无论在辅导班上还是在课堂上,我多次提到9:3:3:1的应用,从双显、单显、单显、双隐,再推出大概的基因型,从而推出详细的基因型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
在复习内容上,我多次强调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这是高考每一年必不可少的知识内容。对必考实验题的练习上,今年高考实验题,印象当中曾经做过类似的内容。对于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内容,在复习中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也不少,特别是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免疫等相关内容可以说做到反复训练。对细胞这一个生命活动基础也相当重视,作为生命的特殊形态细菌病毒知识,也专门归类总结。
考前还与同学们看别人总结出来的易错知识点,这些复习都是非常有效的,能把握住教学及高考的重点的。遗憾的是,所教的班级很多同学很早就知自己的命运,对系统的复习缺少关注和投入,只有一些同学能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做到专心思考,如果能真正跟上老师复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第二轮的复习是今年的4月,主要是做一些单元练习来巩固,我也讲了几个专题,这一阶段上课容量是比较高的,是因为教室多媒体已经能使用,每次上课几乎都用,不是用实物投影仪就是用电脑将有关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自己归纳板书的也不少,多多少少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轮复习是5月份,主要是进行理综的综合训练,每周都做了大量的练习,基本上练习讲评,到后阶段我就有所取舍了,对一些思维难度太大,太耗精力和时间的我都不太关注了,多关注基础知识,做到回归课本,进行心理调整,要保证多拿应该拿的分。
2、思想教育工作上:
与学生友好相处,平等交流,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个班学生的学生人品都是不错的`,没有调皮捣蛋的,当学生困了、疲倦了,趴在桌子时,老师的提醒都能报以善意的目光,我能理解学生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却能坚持到校已经是很不错了,但作为老师要尽力去推动他们去学习,能多学一些也就多好一些,能为他们充身的发展提供一些必要的有用知识,这就是教育的良心所在。鼓动的教育方法只要有:备战高考更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不要考虑太多的结果,只要我们都尽力了,就无悔无憾了。尽可能多学一些,将对以后的工作,甚至以后的子女教育都会有所帮助。高三只有一次,若干年我们回顾这些枯燥单调的做题日子,将是难忘的岁月,请珍惜我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同学之情,是天底下最珍贵的友情,是基于奋斗的日子才显得更珍贵。
不怕困难,高考不只是考查我们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意志,高考考查的是能力,而能力的积累始于每一个思考的过程。实践出真知,只有动手做题,才能转化为能力。世界上最怕的是认真二字,只要大家做题都认真了,大家的成绩就远不止这些等。这些鼓动话语,也是课堂组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3、一些体会:
目前的学生情况,他们是比较现实的,知道自己再努力大多也是读高职高专的料,而且知道,不用这么努力都会有一个学校读书的,一些同学参加单招入学考试,考前已经拿到入学通知书,高考残酷在这里看不到,反而显得轻松了。所以在整个复习阶段学习就缺乏动力,太难太专业的高考题有时是不适合我们这样的学生的,我们要狠抓基础这个思路,不要一味地用高思维量来折磨我们的学生,一份高考题里面大部分是基础知识的,把握好这一点,课堂的组织就比较容易了,就能因势利导,更符合我们的学情,更能提高我们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如此制定复习的指导思想,才更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时这样效果会更好。
如有不足,就是我们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不够,对学生思想动态还没有细心观察并进行有效矫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尽管面对这样的学情,备考工作到各个阶段,各项工作应该如何做,我们都认真地去做了,如集体备课,复习指导,考前心理指导、答题技巧等做得都比较专业到位。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为了提高高考成绩,学校做了各种努力,这是很好的,比什么都不做的好很多,这正是我们努力了不遗憾,而不能事后遗憾我们没有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