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色花》大班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色花》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色花》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
1、尝试将内心的美好愿望用绘画的手法表达出来,加深对“做有意义的事”的理解。
2、学习突出主题的构图方式,巩固细致的装饰技能。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我长大了》
2、画纸、粗细两套彩色笔。
3、已欣赏《七色花》的故事。
活动过程:
1、 回忆故事主人公珍妮对七色花的使用情况。
珍妮用七色花瓣做了什么事?
哪件事你觉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2、 交代绘画内容与要求内容: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要求:把你的愿望画出来,先构线再涂色。
3、 使用《小朋友的书 我长大了》第32页“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启发幼儿先想一想、说说,如果幼儿表达有困难时及时指导。
根据自己的想象先画出主要的角色,再添上相应的背景。
4、 集中介绍幼儿的作品。
评析作品,说说她用七色花做了什么?
重在评析幼儿的想法是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引发幼儿的相互讨论。
说说画了什么?再对应画面评析。
《七色花》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
1.在回忆故事“七色花”用途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愿望。
2.运用绘画、分享、问题情境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和同伴分享自己秘密的快乐,以及共同制作一本大书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制作图书的经验。
2.物质准备:纸、笔,装钉工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七色花》的主要情节。
1.教师:珍妮的七片花瓣都是怎么用的?
2.教师采用琢步退出的方法,引导幼儿自然地回忆故事中珍妮用七色花实现的七个愿望。
(二)提出假设,激发幼儿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1.教师: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期望实现什么新的愿望呢?
2.教师:这可是小秘密,先不要告诉别人,把你的小秘密记录下来,大家一起来分享。
(三)幼儿自由想象,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四)幼儿之间分享小秘密。
1.教师:你们都有什么愿望?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小秘密呢?
2.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互相说说
(五)教师带领幼儿将各自的记录装钉起来,形成一本漂亮的,内容各异的大书。
1.教师:这么多小秘密,怎么样才能让小朋友看得到,又能保存得很好呢?
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
3.教师和幼儿共同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
《七色花》大班教案3活动设计背景
《七色花》作为七彩世界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活动是再合适不过了。活动围绕珍妮的这朵神气的七色花展开,让孩子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世界里,在理解故事内容,会说故事里典型的句子之后,再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并尝试着让孩子们去幻想自己也拥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语言。
2、体验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明白帮助别人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一朵自制的七色花(每片花瓣均可拆卸),头饰,挂图。
活动过程
一、 认识七色花,并激发幼儿的兴趣。
1.提问:
瞧!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什么了?( 出示出示珍妮的“七色花”),请幼儿数一数小姑娘珍妮的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再来看看它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幼儿回答(它有7种颜色。它的颜色分别是: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
2.如果每个花瓣都能帮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那么这朵七色花能实现几个愿望?
二、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这个小姑娘是如何利用七色花。
1.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提问:你从刚才的故事里听到了什么?
小姑娘的名字叫什么?
珍妮在树林里迷路的时候遇到了谁?
老婆婆怎么样来帮助珍妮的?
珍妮是怎么利用第一片红色花瓣的?又是怎么说的?并学说一下
幼儿学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听我说呀,照我做呀,请你快快把我送回家。”
提问:珍妮是怎么利用其他花瓣的?又是怎么说的?并学说一下
师:珍妮用到第七片橙色花瓣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意识到了什么?并学说一下 。
提问:第7片花瓣珍妮用它做了什么事情?她是怎么说的?并学说一下 。
真正让珍妮快乐的是哪一朵花瓣?为什么会让她快乐起来呢?
教师小结:真正让珍妮快乐的是橙色的花瓣。因为她帮助了别人。所以会快乐
2.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的阅读,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重点引发讨论:珍妮哪一片花瓣用得最好,为什么?
三、想象拥有七色花。
1.再次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如果自己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3.请幼儿学习使用珍妮的“飞哟,飞哟,小花瓣,请你……”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学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很是投入,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的也很好,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七色花的神奇,学会说故事中的语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想象讲述做好铺垫。所以活动下来孩子对于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说出来,孩子们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我发现他们的愿望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虽然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有引导孩子们 ……此处隐藏8661个字……就在花芯旁贴上一片代表自己小组颜色的花瓣;说错了,要摘下一片同颜色的花瓣。游戏结束比比哪大组贴的花瓣最多,即为获胜组。
②对于学生自己就能判断答案正确与否的内容可以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如: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教师把写有“前鼻音”、“后鼻音”的花芯交给组长,组员说对一个就贴一片花瓣;错一个要摘下一片。最后比比哪组的花开得最大、最漂亮。
活动反思:
1,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气色花是一朵神奇的花,并让这个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体会送花的老婆婆来得神奇,去得神秘(七色花的来历神奇);撕下一片花瓣,唱个歌谣,你要它做什么他就能做什么,七色花的作用神奇,在珍妮浪费了六片花瓣之后,才意识到要用最后一片花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七色花设计的神奇)。在这一问题的统领下,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珍妮实现第七个愿望的过程,通过的珍妮语言、神态的学习,感觉珍妮的善良。
2,文章采用,回环反复的写法,珍妮撕花瓣,唱歌谣,反复了七次,尤其是珍妮实现第二到第六个愿望,只是中间分别,插入实现不同愿望的内容,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体会,珍妮浪费了六片花瓣,珍妮不知道珍惜,珍妮应该因这个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是教育达到润物无细无声的效果。
3,最后,让学生开展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交流时间,然后与全班同学分享,学生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如我要很多钱,送给所有贫穷的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我要建很多学校,让孩子们都去上学,我希望所有的百姓病人都能健康起来,我要见很多漂亮的房子,让无家可归的人,都有房子住,我要送给爸爸一辆摩托车,因为他的车子坏了,教师应该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还要特别照顾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只要留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再加上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的灵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七色花》大班教案15一、活动背景:
《七色花》作为七彩世界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活动是再合适不过了。活动围绕珍妮的这朵神气的七色花展开,让孩子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世界里,在理解故事内容,会说故事里典型的句子之后,再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并尝试着让孩子们去幻想自己也拥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课堂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认识七色花
1、出示珍妮的“七色花”,请幼儿数一数小姑娘珍妮的这朵花有几个花瓣,都是什么颜色的?所以叫做“七色花”。
2、这朵七色花,如果每片花瓣都能帮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的话,那么这朵七色花能实现几个愿望呢?
(效果分析:上周的活动中,在对七彩光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孩子们对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并不陌生了。很简单地认识了七色花的七种颜色,并很顺利的说出了七片花瓣可以实现七个愿望。)
片段(二)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珍妮的话
1、听故事1~2段,好神奇的七色花珍妮是哪来的呢?带着问题听故事前面两段。
2、提问:珍妮的这朵七色花是哪来的呢?
3、珍妮有了这朵七色花,她会去实现什么愿望呢?听故事3~13段。
4、根据幼儿的回答,摘下一片花瓣,并学说珍妮的话。(孩子说到后面的几片花瓣可以让他们说出“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让……”的句式)
①红花瓣:“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送我回去。”
②黄花瓣:“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让花瓶像原来一样。”
③蓝花瓣:“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让我到最高的山上去。”
④绿花瓣:“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让我回到花园里去。”
⑤青花瓣:“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把所有的玩具都给我。”
⑥紫花瓣:“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让玩具都回去。”
⑦橙花瓣:“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让坐在轮椅上的小朋友健康起来。”
(效果分析:可能是中间一段内容太多的原因,孩子们记不太住故事里的内容,也似乎听的有点不耐烦,缺少倾听这个好习惯在这个时候暴露无遗。当我讲完开始提问时,举起的手寥寥无几,真是少的可怜啊。大多数的孩子已经沉浸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了。还好的是,有几个孩子还记得最后一片花瓣实现的愿望。于是,我只好从橙花瓣开始入手了。接下来我问孩子们,除了橙花瓣实现的愿望之外,还有什么颜色的花瓣也实现了珍妮的愿望呢?结果答案只是“红花瓣,飞喽……!”“高山上去……”“花瓶打碎了……”我可以理解孩子们的回答,首先因为这段可能真的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是有点长,其次就是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有待加强。他们不记得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只记得了故事里一句话,几个词。)
5、珍妮实现了几个愿望?再把这七个愿望听一听,幼儿跟着老师说珍妮的话。
(效果分析:在第二次听3~13段,我采用了边拿花瓣,孩子边跟说的方式。效果不是很明显,我应该用上PPT图片与七种颜色的花瓣相对应,这样孩子应该会更直观的学说和记忆。)
6、完整欣赏故事《七色花》
7、重点引导哪片花瓣实现的愿望最好,为什么?
(效果分析:在这一环节,一开始孩子似乎都很难答到最后一片橙花瓣上去。我后来又做了引导,哪片花瓣帮助到了人?有些听得仔细的孩子就明白了,是橙花瓣。)
片段(三)想象自己拥有七色花
1、听录音《七色花》,边听边思考这是一朵怎样的花?
(效果分析:问题这是一朵怎么样的花,孩子们基本上都能答出是一朵神奇的、漂亮、美丽的花,经过我的引导之后,七色花能帮助坐在轮椅上的小朋友健康,它是一朵怎么样的花之后,有些孩子答出了这是一朵帮助别人的花。)
2、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最想实现什么愿望?具体说说用什么花瓣干什么事。
3、用珍妮的话:“飞喽,飞喽,小花瓣,请你让……”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效果分析:孩子的愿望一开始大多都跟好吃的、好玩的联系在一起,后来我引导他们神奇的七色花还可以帮助人呢,你要怎么用七色花帮助人之后,就发散了孩子的思维,往“帮助他人”那里过渡了。)
课后反思:在备课时,我运用了分、分、总的表述方式,对语言活动《七色花》进行了分段教学。但是活动下来,我发现最重要的片段(二)出现了问题。孩子们对七片花瓣实现的愿望认识、掌握的不够。原因在于3~13段太长,孩子们听的没味道了。更重要的是我班孩子的倾听能力较差,特别是故事。我应该把3~13段再进行分段,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倾听效率。再在理解、讲述每片花瓣的时候加上图片的帮助,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所以,我发现无论是什么活动,特别是语言活动,孩子的认真、有效的倾听对整个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帮助的。不然就回形成一层接一层恶性循环。故事没听到,举手发言就没了,课堂变得都是孩子自娱自乐的讲话声,故事的理解、学说也自然而然的变得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