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环保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保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注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整体脉络。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课文
二、引入课文
听着歌儿,看着祖国的山山水水,你有什么话儿想说吗?如果老师突然告诉你:21世纪,地球上将严重缺水,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水荒,你信吗?
有一环保小组的同学带着关于水的问题,专程采访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方博士。
三、自学讨论:
方博士是怎样回答同学们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
1、点击问号——方博士是围绕什么问题来谈的?
2、阅读在线——读读方博士的话,想想主要意思。
3、酷站漫游——扩展阅读,联系实际,再想想方博士的话。
4、携手共享——交流:有限的水资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四、交流体会,深入理解:
通过阅读和合作学习,同学们一定收获多多,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向大伙儿汇报汇报,好吗?
解决的问题:
1、回忆本册口语交际的内容,想一想:请教时要注意些什么?作者做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2、关于“淡水资源有限”,方博士是怎样讲的?
你有什么想补充吗?
3、关于“严重水污染”,方博士又是怎样讲的?
能具体谈谈人们是怎样污染水资源的吗?
小结:刚才,我们围绕四个学习要求分析了方博士的第一次谈话,同学们不但理解了方博士的话,还补充了不少内容,明白了地球确实——(缺水)。
五、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那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呢?请同学们参照刚才学习的方法,独立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独立自学。
2、交流:通过学习,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怎样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指导读:你能把方博士的讲话的意思转达大家,让大家也欣慰欣慰吗?
六、小小记者招待会
同学们虚心、礼貌,方博士热情、和蔼,关于水这个永恒的话题还在继续。课本上的同学七嘴八舌,老师也想请大家来开个小记者招待会,谈谈怎样保护水资源这一话题。
.总结: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我想请一位同学代替方博士做最后的发言,谁愿意?(最后齐读)
七、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对照板书简要说说方博士所讲的几个问题。
八、课外作业:
查找有关资料,开展实际水资源调查,写一篇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报告。
环保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介绍环境调查的情况。
2、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3、积极参加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和家长对自己家周围环境进行一定的调查和记录,完成调查表。
2、环境污染的相关图片、相片。
3、白纸、笔,红、蓝、绿三种蜡笔。
4、幼儿园周边环境地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环境调查情况:
1、教师提问:
——“你和爸爸妈妈记录了哪些地方的环境情况?”
——“你喜欢那里的环境吗?”“为什么?”
“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应该怎么办?”
(幼儿针对自己的调查结果回答)
(1)人们往水里扔东西,河水脏了;农田里有农药的水流到了小河里;工厂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入小河里;人们在河里洗衣服、生活用的脏水倒入小河里。
(2)、人们乱扔垃圾;
(3)、汽车排出污气,工厂排放有毒黑烟等等
2、“垃圾那么多,河水那么脏,空气那么难闻,会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小动物会死掉,人容易生病等等)
二、发传单前的准备:
1、“我们的家和小动物们的家都破坏了,可是现在很多的工厂还在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不知道保护我们的环境,对这些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一起讨论,决定出用信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传单”的概念。
2、一起制订传单里应该说的话,请老师记录。在老师去复印传单的同时,讨论去什么地方发?
3、出示幼儿园附近的地形图,以每组幼儿为一个单位自己选择地方,并画好路线。
(幼儿自己说说想去的地方,再建组)
4、一切准备好了,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呢?请老师当路人,让幼儿练习。随后大家一起练习见面时应该说的话。(先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要发什么,最后提醒不要扔掉,跟阿姨/叔叔/哥哥等再见)三、由三位老师带领去不同的地方发传单,过程中不断鼓励幼儿大胆与人沟通,增强幼儿自信心四、回教室后和小朋友交流你去了什么地方,发给什么人了?
环保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现在的环保问题正面临着挑战。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垃圾到处可见,特别是河里原本清澈的水都变色了。环境被污染,人以及动物都受到危害。通过故事和画面,以及做实验“小鱼的家”水变脏的原因,从而使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爱护水资源,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是怎么变脏的。
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爱护水资源,学习一些保护水质的具体办法。
活动准备
1、清水和污水各一缸,两条金鱼;
2、符合故事内容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了解小溪生病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都听过《小红帽》、《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你们听过关于小溪的`故事吗?今天老师来讲《小溪变脏了》的故事。听完后请说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出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
二、看图回答问题。
1、在小溪的旁边住着谁?小溪的水怎么啦?
2、河里的鸭子和鱼还喜欢小溪吗?
3、为什么说小溪生病了?
4、后来,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
请个别幼儿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的回答问题。
三、做实验:小鱼的家。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一看小鱼喜欢生活在哪里?请看这里有两盆水有什么不同?
出示金鱼提问:谁来了,我们把这两条小鱼分别放在这两盆水中,看看清水里的小鱼和污水里的小鱼会有什么不同?
我们应该怎么做?(把小鱼救出来)瞧,小鱼又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教师:所以说,清水能用,人能喝,鱼儿能生活;污水不能用,人不能喝,鱼儿、虾等动物也不能生活。
四、讨论:水是怎么变脏的。
提问:你们知道水是怎么变脏的吗?
我们一这两幅。想一想你们喜欢哪一幅图?
你们还见过什么地方的污水流到了河里,使水变脏了?
你家附近的河水脏不脏?你看见水面上有什么?。
五、讨论:怎样使水变得清洁。
师:河水变脏了,我们吃的是脏水,用的是脏水,这样会发生什么问题呢?(幼儿讨论。)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使水变得不脏呢?
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把脏东西扔进河里,有的小朋友说又不是我扔的,不关我的事,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保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做起,从今天起我们的小朋友就来当环保小卫士去检查我们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有没有垃圾。好了,小卫士们,我们出发吧。
环保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
学会双手轮换投掷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度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在学习双手轮换投掷的过程中,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
难点:协调地双手练习轮换投掷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课前学会做韵律操
物质准备:
每人三个旧报纸揉成的纸团、背篓8只、录音机、韵律操磁带 【活动名称】我是环保小卫士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跑步入场,听鼓声绕场地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集合成4路纵队,做韵律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
幼儿每人一个纸团、自由玩、看谁玩的方法最多,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导入学习阶段
①请1名幼儿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先用手轻握纸团举手到耳朵旁、侧身、两脚自然分开,挥手将纸团扔出去。
②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③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习,教师检查幼儿投掷的情况并小结。
3.复习巩固阶段
①游戏“小卫士捡垃圾”两遍
玩法:8名幼儿当“活动垃圾桶”,背上小背篓,其他幼儿都当“捡垃圾小卫士”。 “小卫士”把垃圾捡起扔到“活动垃圾桶”里, “活动垃圾桶”快速躲闪,不让“小卫士”把垃圾扔进自己的背篓里。规定的时间“活动垃圾桶”里的纸团最少的为胜利者。
②游戏“小卫士运垃圾”两遍
玩法:幼儿站成四路纵队,队伍的一端各放一筐“垃圾”,另一端各放一个空筐,上插一块“垃圾回收站”的牌子,每队幼儿依次将垃圾筐里的纸团放到垃圾回收站里,每次只能运一个纸团,先运完的一组为胜利。
三、结束部分
1.唱《环保小卫士》的歌曲自由舞蹈;
2.整理活动材料。
【延伸活动】
将纸团放在活动区里,幼儿自由活动时可在走廊上继续练习。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练习双手轮换投掷,渗透的环境教育目标是在环保游戏中感受利用废旧物品的快乐。因此,在探索阶段,教师提供给幼儿人手一个报纸团的纸团和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探索,从情感角度出发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巩固阶段,以“小卫士捡垃圾”、 “小卫士运垃圾”的游戏开展,活动的难度也由易到难。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从而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另外,将单一、枯燥的投掷动作变为有趣的活动游戏。
二、效果评析
活动的基本部分首先让幼儿自由玩纸团,发现纸团的玩法,充分体现了自主性,让幼儿在发现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小卫士捡垃圾”的游戏有效地结合了环保教育并进一步复习了所学的动作。这节课的重点是对幼儿进行上肢动作的训练,同时也注重结合全身其他各部位的训练,通过“小卫士运垃圾”游戏,使幼儿上下肢及全身得到了协调发展。另外,将保护环境的游戏融入动作的活动中,幼儿兴趣极高,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环保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玩沙中让儿自由结伴,培养儿合作游戏的能呼。
2、培养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3、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儿上肢动的发展。
教学准备:
1、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提问:
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木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了。
提问树被砍完了,小鸟能生活在树林里吗?
激发儿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顾前又顾后,铲子别举处太高,以免沙子扬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了,才能出沙池。
(三)幼儿玩沙,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埸下来。
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束部份
1、表扬幼儿的造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