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0 15:43:57
语文教案锦集10篇

语文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读准字音的练习,巩固生字,积累词语,辨析近义词。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进行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查阅资料:摘抄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具准备:投影

教学课时数:2

第1课时

教学要求:读准字音的练习,巩固生字,积累词语,辨析近义词

教学过程:

一、读准字音的练习。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读一读,选择读音。

3、全班交流。

4、确定多音字的方法就是要据词定音。

二、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再组词语。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观察这些词并思考。

3、交流:每组字有哪些地方相同,有什么不同?

4、今后要防止写错别字,多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三、辨析近意词。

1、想一想两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查字典解决。

2、试着口头填空。

3、全班交流,及时订正。

四、修改一段话。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复习修改符号。

2、了解这段话的内容,学生尝试修改。

3、修改之后再读,检查修改的是否正确。

五、作业:自选1、2、3完成。

第2课时

教学要求:进行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阅读短文的练习。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充分练习自由读,达到正确自由读。

3、指名读,指导正确读。

4、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

5、师:读出年轻的柳树骄傲的语气和老柳树友好温和的语气。

6、结合短文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结尾,为什么?

7、作业:续写结尾。

二、口语交际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收集关于秋天的信息。

2、召开信息发布会:

师:大家围绕秋天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描绘秋天的景物,说一说秋天的感触,还可以讲一个秋天的故事。

3、学生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认真听,交流听后的收获,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

4评一评:看谁说的和别人不一样?哪个学生讲的吸引人,甚至哪个词、哪句话说得好?

第三、四课时:、评改部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景色。

3、探究“山市”形成的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点:

反复朗诵,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

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往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象,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

(出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作品:(注释)

投影补充: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写特记、随笔寓言等等,主要写狐鬼怪异的故事,也收录了一些奇特的事。

三、指导朗读:

1、小声自读,画出读不准的字,同桌交流解决。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投影)

奂山 青冥 飞甍 高垣 睥睨 连亘 霄汉 逾时 倏忽

3、齐读课文一遍。

四、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不能解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

(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3、思考:

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画出表时间的词语)

明确:三个阶段:(投影明确)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4、请学生依照这个过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图画或语言描写的方式展示你脑海中“山市”的景象。

(选取几个,实物投影)

5、再次朗读全文。

五、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

1、开头,我们提到了“海市蜃楼”,这种奇观古人是无法解释的,才有了“大蛤蜊哈气而成的想象。可我们现代人已经懂得了它的科学道理,你知道吗?

(学生发言)

(投影补充关于“海市蜃楼”的小知识)

2、你能根据这个知识来推测“山市”形成的原因吗?

(四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探究出的原因

4、齐读课文一遍。

六、布置作业

1、课后朗读课文

2、课外查阅资料,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重点:这篇文章我是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由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难点:《忆 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 ……此处隐藏5043个字……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2、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2、投影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第四课时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二、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 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 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 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赏读美文。

研讨读书方法。

交流收获、体会。

三、 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部分,以学生自主、合作活动、总结为主。主要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打开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思路。虽然学生的合作还不够协调,语言表达还不到位,但是其兴趣却是盎然的,课型还是喜欢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经验,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深夜,当你睡得正香时,突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会是谁呢?请你展开想象,把故事写下来。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想象丰富、合理

教具:两篇同类佳作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讨论、读议、写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语:深夜,当你睡得正香时,突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会是谁呢?是你最崇拜的人?还是你最不想见的人?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神秘的外星人?还是可爱的卡通人?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明确目标:展开想象,以“深夜,有人敲门……”为题,写一篇作文。

三、习作构思

你想象的故事是你确定的人物与你之间发生的事,这件事要符合你确定的这个人物的特征。故事的内容具体,有条理。

四、资料共享

1、联系《网上呼救》中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具体描写。

2、孙悟空带我去游天宫、外星人带我运河游他们的星球,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一起玩耍……

五、习作方法

1、要把想象的故事写具体,必须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入手。

2、先把你想象的故事在小组内讲给其他同学听,让同学们互补。

3、把你讲得故事写下来,注意段落层次分明、语言流畅。

六、佳作赏析

重点关注:

1、别人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2、别人是如何把想象的故事写具体?

七、开心练笔

指导学生写开头或精彩段落或结尾。

八、交流探究

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的片断。

2、小组推荐写得好的学生在全班交流。

《语文教案锦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