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白鹭》教案

时间:2023-11-10 15:43:46
《白鹭》教案汇编六篇

《白鹭》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白鹭》教案 篇1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这里有一首诗,自己读读

2.知道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动物的吗?

3.你还知道还有哪些诗歌是描写白鹭的呢?

二、新授

1.郭沫若曾经写过一文章来赞美白鹭,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明白吗?

(2)学生自读

2.出示生字词

(1)自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请两位)

(3)讲究几个重点的字

“蓑”你怎么来记呢?

我国的哪些古诗也可以帮助你背诵这个词语呢?

(这里的处理是好的,老师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这个比较难以认读的生字,但是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节课,学生是否真正能够记住这首诗,就要打问号了。)

齐读生字词

3.解决了生字词的问题,我们看看读书读得怎么样?

(1)指名读

(2)教师点评语言:读书读得真好,有了好的开头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读

(4)白鹭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师生交流:是歌、是诗、是精巧的诗

4.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文无穷的诗”

(1)读了这两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有了问题怎样解决呢?

(3)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明白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哪些地方说明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然后同座位之间进行了交流。

5.师生交流

(1)学生说:老师出示相关的语句

那雪白的蓑毛……

为什么?自读这一段文字――师生点评——指导朗读,——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吗?

老师把这段文字进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诗歌

这么美的文字,这么漂亮的白鹭,想把它留在自己的头脑中呢?

自己练习背诵――齐背课文。

(2)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是首诗呢?

老师觉得对比也是能够表现白鹭是一首诗的,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看看这只白鹭吗?想像一下,一阵风吹来,会有一种很什么感觉?

大家说的真好,课文已经把这种感觉写出来了,你们能读出来吗?自己先读读――指名读――点评――齐读

看看这一节的最后一节,它站在高高的树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师生交流

指导朗读

(3)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

师生交流

出示文字,读读,你钓过鱼吗?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再请一位学生读读――指导朗读

(4)学生说:……白鹭本身不就一种歌吗?

师生交流

为什么它不会唱歌,为什么又说他的歌吗?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一种对比的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想,说为什么白鹭不会鸣叫,但是,作者却把它说成是一首歌?这个问题有点“哈”的感觉,非常好的问题。)

师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节目——《千手观音》

老师相信大家到了这儿,一定能够把这两句话读好。

学生齐读最后两句

三、课外拓展

1.是啊,正是因为白鹭是这样美,美得像一首诗,所以很多古人用了很多诗来赞美白鹭。

出示:

《绝句》、《渔歌子》

齐读古诗

(这两首诗歌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能够说出来了,可见课前学生做了的准备,但是老师在上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又把这两首拿出来,不知道是没有想到学生已经查找到了这两首诗呢?还是在课前已经让学生查找了,这时在把这诗拿出来又有什么意义了,学生知道的,懂得的,还是不要讲了吧,避免浪费课堂上的宝贵的时间了。)

2.在文学家的眼里是一首诗,在你们的眼里白鹭是什么呢?

(1)师生交流

(2)教师点评,鼓励

《白鹭》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此处隐藏2252个字……鹭就舒展开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飞向蓝天、碧野、树丛,洁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间点缀出迷人的景致,就像这小树绝顶的瞭望,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女同学读,男同学读。(配乐)

(三)学习第8节

白鹭的美远远不只这些,(播放课件)斜阳中晚归的农人,村庄里袅袅上升的炊烟,再加上黄昏空中低飞的白鹭,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怎不让作者看得如痴如醉呢?让我们一起也来享受一下这乡村的一大乐事。齐读。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诗意。你能为这幅画配上相宜的诗句吗?

(四)小结

(图)这清水田里的钓鱼,这小树绝顶的瞭望,这黄昏空中的低飞,分明是一幅幅绝妙的图画,这图画因为有了白鹭而成了一首首素雅的诗,在碧水、在树梢、在蓝天缓缓镌刻,宁静、灵动、高雅、悠然,所以我们说,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板书)

这三幅画面,包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其实,在白鹭的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远不止这些,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白鹭的生活还会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诗来简单描述。(嬉戏翩翩起舞......)

四、学习第9节

1、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因为白鹭不会唱歌。但白鹭的外形这样和谐素雅,行动这样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无声的歌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看着这一首无声的歌,想象着它每一幅动人的画面。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写一句两句就可以了。

2、学生充满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师看了这些画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写了一首诗,读给大家听。

像画一样悠然

似歌一样优美

如诗一样精巧

从遥远的时光里

翩翩而来

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上

自由舒展

悠然地

把一方净土点缀成

难以言喻的仙境

4、小结:白鹭美吗?妙吗?我想现在我们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浓缩到这句话中。齐读: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5、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和谐、素雅。

清水田里的钓鱼,

小树绝顶的瞭望,

黄昏空中的低飞。

......

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五、拓展

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首美不胜收的诗。其实,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把白鹭当作吟诵的对象。唐代诗人杜牧就写过一首《鹭鸶》:

鹭鸶

杜牧

霜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齐读。

点评:杜牧写的群鹭,是一种热烈的美,郭沫若写的是一只两只白鹭,是一种高雅脱俗的美。两文所构成的意境不同,也体现了两人不同的心境。

2、总结:如果现在,有人问你自然界有什么动物能给你带来美的享受,我想你一定会想到它--像诗一样精巧的,韵味无穷的白鹭。

六、作业:

1、背诵文章的优美章节。

2、用诗一般的语言赞一赞其它小动物。

试试看,祝你成功!

板书:16白鹭

和谐素雅

白鹭钓鱼图

精巧的诗白鹭瞭望图韵味无穷的诗

白鹭低飞图

《白鹭》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

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同学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十六课《白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同学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⒊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⒋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⒈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⒉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⒊同学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复习

⒈听写词语。

蓑毛 配合 嗜好 美中缺乏 长喙 孤独 平稳 韵味无穷

⒉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精讲课文

a、学习第1~5节

1、(出示画面)瞧,这就是白鹭。

2、课文诗怎样描绘白鹭外形的?自读1~5节。

3、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b 、学习6~8节

1、自读6~8节,在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假如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画些什么?

2、交流第一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配音——取名,区别“钓鱼”与“捕鱼”——齐读)

3、交流第二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师范读——想象或许还在干什么——朗读)

4、交流第三幅画面。

(出示画面——朗读——取名)

5、刚才同学们用心描绘出了三幅韵味无穷的画面(出示画面)。齐读6~8节,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c、学习第9~10节

1、引读第9~10节

2、为什么说白鹭的自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欣赏一组画面。

3、小结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

1、赞美白鹭

2、(出示一组画面)欣赏白鹭独特的美。

板书:

16 白鹭

颜色的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的大小

韵味无穷的诗 觅食 栖息 飞行

《《白鹭》教案汇编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