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练习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练习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练习语文教案1设计理念
通过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了解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设计思路
阅读例文,教师讲解怎样撰写,学生了解研究报告的写法和需注意的问题。
一、阅读材料,领悟撰写方法
1、学习《奇怪的东南风》
学生先朗读课文,交流读后感,教师适时点评。
师:这课文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生:爸爸奇怪的咳嗽的原因。
师:作者重点讲述了什么?
生:了解问题的研究过程。
师:作者是怎样讲述的?
生讨论交流:先实地观察和记录,把观察得到的信息做成记录表,从中发现爸爸的咳嗽与东南风有关,然后请教医生,明白工厂的气体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
师:让我们一起归纳作者的做法: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2、学习《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师:这课文虽然也是一研究报告,但不同于上,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这课文重点讲述的是什么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师:重点讲述了研究报告的写法。你找出研究报告分几部分了吗?
生:四部分,分别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结论。
师:这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每个部分都很清晰。我想同学们已经从这课文中学习到了研究报告的写法,谁能复述一下?
学生个人交流,小组交流。
二、浏览课文,探寻共性
师:学习了这两课文,相信同学们对研究报告已经有了一个深入地了解,你能找出这两文章的共性吗?
生讨论交流:文章都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都具有科学性。
师:尊重事实,科学研究,这是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最重要之处。
三、知识,布置作业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研究报告,知道了研究报告的写法及需注意的问题,同学们也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吧,课后想想,下节课我们一起撰写一研究报告。
教后记
优点:初步了解研究报的形式,归纳出作者的做法。
缺点: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了解不清。
综合练习语文教案2设计理念
1、初步学会收集、、汇报、交流信息
2、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交流家庭信息记录表,指导学生把调查修改规范,能对记录进行简单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3、培养学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资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材料准备
设计思路
让学生通过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学会收集、、汇报、交流信息,培养学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资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感受信息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一、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后面附有调查表样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二、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络实现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找到不少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前我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记录表,调查一下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并填好记录表,你们都调查记录好了吗?
三、说说调查的过程
1、下面就来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汇总等。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四、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五、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后面附有调查表样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上不方便。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等。
教后记
优点:感受信息与我们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资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缺点:学生互相学习能力不足。
综合练习语文教案3一、教学要求:
1、读一读,辨别4组带点字的字母
2、找出下面4句话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3、读一读4组词语,画出不同类型的词
4、给句子加标点
5、熟记成语
6、学会做班级联欢会的主持人
7、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难点:
拼音练习汉字训练词句训练标点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读一读,辨别4组带点字的字母
2、找出下面4句话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3、读一读4组词语,画出不同类型的词
二、教学准备: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 ……此处隐藏2913个字……p>二、教学准备:小黑板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练习将一般句式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难点:学习配音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辨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能正确、流利地读绕口令。
2、认识部首,了解部首的演变过程和意义,并练习写几个含有此部首的字
3、练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词语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韵母表中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注意发音。
(2)、要求学生初读绕口令时,找出其中带有前、后鼻韵母的字,(3)、让学生再读绕口令,找出自己觉得特别饶口的句子,练习
(4)、组织学生展开绕口令竞赛。比一比,赛一赛。看卡谁能将绕
口令读得准确又流利并将这些字反复朗读,直到发音准确为止
3、练习
(1)、集体练读韵母表中的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学生反复大声自由练读绕口令中带有鼻韵母的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以及整个绕口令,同座位互查。
4、反馈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学生评议,公布比赛结果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从行到列的角度仔细观察练习中12个方格里的内容
(2)、让学生说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A、从列的角度来看:第一列都是实物图;第二列都是古文字;第三列都是部首
B、从行的角度来看:每行的图、古文字、部首的形状极为相似,充分说明了部首的意义及其演变过程。
C、引导学生写出几个属于这个部首的字,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3、练习
(1)、学生各自在书上写几个属于这四个部首的字
(2)、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一个小组着重围绕一个部首写出字。
(3)、每组派一生到黑板写出该部首的字,其他的组员可以补充
4、反馈
(1)、让学生对照黑板上正确的字对自己的答案进行修改或补充
(2)、同座位相互检查练习情况
三、课堂作业
分别写几个带有“皿”等四个部首的字
四、教学第三题目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指导学生学习例句
A、认识概念,阴道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
B、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
C、排列顺序
(2)、教师归纳按一定顺序排列词语的步骤:一识概念二找关系
三排顺序
3、练习
4、反馈
A、逐题讨论词语排列顺序情况,确定正确的答案
B、学生自己修改错误之处,并简单注明错误的原因
C、同座位检查练习情况
综合练习语文教案8设计理念
通过汇报、交流研究报告促进学生参与意识,共享学习成果。
设计思路
汇报研究报告——学生质疑——解疑答惑——收录资料——
一、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课前同学们已经撰写好了研究报告,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请同学们仔细听,待会我们一起交流各自的观点与看法。
第一小组汇报人交流研究成果。
师:对于第一小组的汇报,同学们有什么看法或意见?
生交流观点,或提出疑问。
请汇报人或其他同学解答。
师:同学们对这一小组的汇报有何?
生,师给予肯定或鼓励。
第二、三……小组汇报人交流研究成果。
教师参与即时。
二、综合性学习的
采用“过程性成长记录”,即把活动个阶段的资料纳入成长记录。可以收录的材料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做的研究报告等,整个成长记录后有自我、小组、教师或被访人的。
教后记
优点:通过汇报、交流研究报告促进学生参与意识,共享学习成果。
缺点:学生质疑能力有待遇提高。
综合练习语文教案9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拼拼读读,正确区分二拼音和三拼音。
(2)学习专题积累词语。
(3)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4)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5)积累三句名言警句,了解名言的道理。
(6)按要求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的方法,巩固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成功最重要的条件。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拼读音节
1. 带点的两个字的拼音有什么区别?
2.指名读,分组读。
二. 增减一笔,成为另一个字1.出示: 体( )往( )目( )白( )特( )扰( )鸣( )免( )
2.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
三. 积累词语
1.出示要求:
(1)描写景色的:
(2)描写心情的:
(3)描写颜色的;
2.指名交流、补充。
3.完成积累。
四. 阅读练习《音乐家聂耳》
1.联系课后问题,静心阅读短文。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3.组织交流。
五. 语言实践
1. 你认为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2.各抒己见。
3.小组辩论。
4.教师总结发言。
六. 名言警句
1.自读名言。
2.思考,这几句话主要讲什么道理?
3.当堂成诵。
七.注意这些字的结构
1.知道写好这些字的注意点。
2.当堂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根据第三部分的训练要求,我又补充了一些其他的分类积累,发现学生这方面的积累还是有点贫乏。以后还应该多作巩固练习。在阅读中,学生的静心阅读的习惯明显比以前好多了,所以在交流中,正确率提高了不少,看来强化训练还是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