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会认“侧、卷、欣、赏、龟、镜、映、幻、演、蕉、扔、跨”等12个字,会写“失、觉、扔、掉、眼、睛、纸、船”等8个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理解课文,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与写。
2、用“像”字进行仿写。
教学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粉笔,生字卡片,PPT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侧、卷、欣、赏、龟、镜、映、幻、演、蕉、扔、跨”等12个字,会写“觉、船”两字。
2、会读20个新词语,理解“两侧”“清澈”等词语的意思;
3、会根据句式用“像”进行说话训练,提升语言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风景的优美。
一、直接导入(课前板书课题27 清澈的湖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清澈的湖水。(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5分钟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并完成下面的要求(出示PPT):
1、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用横线画出课文中描写美丽风景的句子。
PPT出示,师读要求。
师:现在开始,看谁读得仔细,找得准确。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读完,检查自学。
师:同学们,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解决上面这三个问题。
首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5个)好的,大家都标对了。现在我们来挑战一下生字。
2、检查字词
(1)生字 3分钟
PPT出示:生字大挑战
侧 卷 欣 幻 幼 龟 演
蕉 跨 镜 映 扔 赏
第一行:
指名读
预设:①学生读对。师:你真棒!这一行有好几个字都很难读,像平舌音的侧,还有“卷”是个多音字,把袖子“卷起来”读第三声(可以动作演示),在“试卷”这个词语里读第四声(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认知学习生字)。(PPT出示)请你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全班齐读)
②生读错。师问其他同学:他读对了吗?谁能来帮助他?
a第二个同学读对。师:xxx(第一个同学),你再读一遍。这次读准了,现在你带领大家读一遍。(全班齐读)
b第二个同学读错。师:这几个字确实很难读,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Xxx,你再读一遍。
第二、三行:指名读。重点:镜、映、扔、赏这四个字是后鼻音。
开火车读所有生字。
(2)生词4分钟
师:单个的生字大家会读了,我们增加难度,词语,同学们,行吗?
PPT出示:词语大竞赛
? 波纹 石龟 镜子山峦(luán)
? 香蕉 眼睛 两侧面包纸
? 卷起 欣赏 映出变幻 扔向
? 觉得 消失 表演跨(kuà)步
? 攥(zuàn)着 企盼 清澈
师:这一课要认的词语很多,先给大家两分钟,请结合课文下方的拼音,好好地认一认。两分钟后,老师每组抽一人,读对,小组加一分。所以小组之间互相帮助。好,两分钟计时开始!
学生认读。教师巡视。
两分钟后,师:准备好给你们组加分了吗?(抽选平时较差的学生)
竞赛结束。
点击课件,出示:两侧( 变红色 )是什么意思?(指名一个学生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立即引导她联系身边事物理解词语意思:
你的左侧是×××;你的右侧是×××
这位小朋友的左侧和右侧就是他的“两侧”;大家说一说,你的两侧分别是谁呢? 师: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3、抓景物特点,感受风景的优美。 共17分钟
PPT重新展示要求
师:同学们,我们标出了自然段,会读了生字与生词,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一鼓作气战胜它。谁来向大家展示你画的句子?(PPT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1)预设学生回答
①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3分钟 师:你找的这个句子把什么写得很美?(浪花和波纹或者白色的浪花、长长的波纹) 师:是的,同学们请看图,白色的浪花,长长的波纹,真的非常美。假如你就在这只游船上欣赏着白色的浪花和长长的波纹,你的心情怎样?(指名答)
师:好,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再请1位同学也读读这一句——全班齐读) ②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5分钟
出示句子。
师:你真有水平!找到了这么好的句子。那你为什么要找这一句呢?(一般学生应该可以答出:这句话把山石写得很可爱很有趣之类)
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个句子?你们又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呢?
(预设:因为这一句把山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因为我喜欢青蛙和雄鹰;因为这一句用了比喻句??
是的,这个句子把山石比作动物,将山石写得有趣极了,请大家看山石。
PPT出示图片,请学生辨认。师:多么有趣的山石!能把山石的有趣可爱读出来吗(学生读句子。一到两名学生)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这么读山石更有趣了。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些有趣而又神奇的石头吗?(生:黄山奇石)是的,请大家抬头看图片。
PPT出示其他形状的山石。请学生自由想象,请3位学生发言。
提供句式:
那边的山石像( ),这边的山石像() 。兔子在干什么(相机纠正学生的语病)
③湖面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5分钟 (学生有可能把“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也画进去,强调是描写风景而不是感受。)
出示句子,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湖水很清)对呀,你真 ……此处隐藏9425个字……,江河纵横,因而气候湿润。这对植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课本的图片资料并完成讨论题1、2,总结得出水分布的不均匀会影响到植物的分布,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植物,哪里的雨量充沛,哪里的植物种类多,数量也多。
课件呈现表1,设计问题:年降水量与绿色植物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可见,水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那么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惟一因素吗?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明确影响植物分布还有阳光、温度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解读实验数据
师:水对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水量也不同,这样我们就要测定它们的需水量。下面我们就来看小麦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数据,为了更好地解读实验数据,还可以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表和图,并动手动脑计算表中各时期每天需水量,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全班交流讨论,让生从自己做的图中找出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找出小麦需水量的规律,谈谈从题中所受的启发。如果你是一名灌溉人员,你将怎样合理安排小麦灌溉,既节约用水又能获得较高产量?
小结:
你从本节课中获得哪些收获?又得到哪些启发?
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让学生对课本P51练习中李白的诗句进行分析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使学生对水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流动、永不停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既然水在生物圈中是可循环的,这是否意味着水对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悟水对生命的可贵,从而发出节水倡议。
作业:
写一篇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呼吁的论文。
板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离不水
1、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2、水可使植物保持姿态
3、水有利于光合作用
4、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二、水影响植物分布
三、解读实验数据
表1:年降水量与植被分布的关系
地点
植被情况
年降水量(mm/年)
年均温(℃)
安徽
阔叶
1140
15、8
海南
热带雨林
2410
23、3
陕西
森林
820
13、5
甘肃
草地
510
7、0
都兰
草地
250
2、1
民丰(新疆)
沙漠
40
11、2
且末(西藏)
戈壁
40
10、6
教后记: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但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课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源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源。
水教案 篇7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诗句反复咏叹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下的不朽功勋。综览全诗,“你,浪花里的一滴水”这一标题引领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一种“滴水藏深海”的意境中,体会着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哲理。全诗七节。包括设疑、抒怀、咏叹三局部。
教学目标:
熟读诗歌,使同学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注意引领同学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引导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领同学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构想:
课前预习安排同学查找雷锋的资料,能够讲述雷锋的故事,并且谈出自身的体会。注意引导同学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引导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及同学查找雷锋的资料,能够讲述雷锋的故事。
同学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雷锋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谁能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雷锋的故事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去说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组讨论: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读了这首诗,你对“一滴水”有哪些新的理解?
3、找同学朗读诗歌。
三、再读感悟。
1、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听,感受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文赏析。指导同学朗读时注意重音,体会破折号、问号、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3、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让同学联想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举例说明学习雷锋楷模的事迹。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继续查找有关雷锋的资料。
板书设计
你,浪花的一滴水
设疑——抒怀——咏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引领同学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
同学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你能把读了这首诗,你对“一滴水”的新的理解告诉同学们吗?
二、品诗赏诗:
这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作者以丰满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诗句反复咏叹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下的不朽功勋。
所以在赏析这首诗时,要引导同学体会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哲理。
三、资源开发:
诗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说一说吗?
四、拓展延伸:当今社会中曾经有过以下一些谈论,你能否说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1、“雷锋出国了”。
2、“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了”。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写出关于拓展延伸的话题(任选一题)。
板书设计
你,浪花的一滴水
助人为乐 拾金不昧 艰苦朴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