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通用2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三只小兔的故事情节以及小动物的形象特点,同时感受其中的幽默。
2.通过让幼儿聆听故事,培养幼儿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说话的良好习惯。
3.用饱含深情的普通话(象声词)激发幼儿掌握故事中的象声词并能正确地模拟声响。
4.启发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创新复述故事的情节。
5.引导幼儿用普通话围绕主题表达自己的简单看法。
6.培养幼儿爱动脑筋、大胆想像的意识。
7.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普通话)讲下面的故事
活动难点:讲故事的同时,时刻关注幼儿的表情、神态,带领孩子走进故事情境之中,并能有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说出对故事及人物的看法。
活动准备
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老师现在就讲给你们听。不过呀,你们可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啊!听完以后再讲出来,好吗?
生:好!
三只小兔
兔妈妈生下了三只小兔,老大叫雪雪,老二叫依依,老三叫晶晶。
老大很聪明,什么事都难不倒它,但它很冷漠。
老二的耳朵很敏锐,有点聪明,只不过有点骄傲。
老三很关心别人,也有点点聪明,什么事情都无所谓。
一天,兔妈妈告诉三只小兔:“孩子们,你们帮妈妈出去采些蘑菇好吗?”“好!”小兔们异口同声回答。
它们三个都准备好了,带着小篮子开开心心的去采蘑菇。
半路上,一只饥饿的野狼看见三只小兔,流着口水:“哈哈,这么多天总找不到食物,现在终于找到了!”
“停,有东西好像在跟踪我们!”雪雪回答。
“哦?什么东西?”依依和晶晶问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好像有某些东西在跟踪!”
“哈哈,我就在你们的后面,小兔仔!”野狼说。
“不好,是野狼,我们快跑!”雪雪大声地说。
小兔们躲在了一个草丛里。
晶晶很害怕的说:“怎么办,我很害怕,我不想当野狼的食物!”
依依:“不要怕,别忘了我很聪明,让我想想办法吧!”
“好啊好啊!”
“我想到了,不过这个办法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否则我们真的会成了野狼的食物!”依依说。
“哎呀,什么办法啊,我们没多少时间了!”
“哈哈,那就要靠绳子来帮忙啦!”依依说,“只要我们把一根很长的绳子吊在树上,把一个小圈放在地下,我们就躲在草丛里不要动和出声,只要野狼的一只脚掉到圈子里,我们一拉,就把野狼也吊起来!”
结束活动:
师:
A、我的故事讲完了,看到小朋友听得那么的认真,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让我们看一下这个故事的动画好吗?
B、老师从你们看得入迷的笑脸中,老师知道你们很喜欢这个故事,那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小伙伴听听吗?
幼儿:……
C.小朋友们,你们为同伴讲故事时的模样可真可爱,听的小朋友也做到了安静,现在谁能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边讲一边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师:你们可真勇敢,而且故事讲得都非常棒!看老师都听得入迷了,你们谁以前了解过这个故事,从哪里?
(如果有,幼儿回答:幼儿画报,还有彩色故事书。)
你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你知道的故事一定很多,以后讲给大家听,好吗!
D、情感升华,分角色表演:
1、小朋友,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小朋友,说说为什么,好吗?
2、大家一定喜欢表演吧,你和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好吗?先在小组内分好你们要演哪个角色。
课外延伸:(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师:今天小朋友的表现可真优秀,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今天放学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好吗?
幼:……
教学反思
语言专家们对于最有效地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方法,尤其是在语言教学时的表现方法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我认为主要的方法有语言模仿、图片、图像等音视频刺激。结合上面实例,在讲故事过程中,根据幼儿好动、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我时时刻刻关注幼儿的活动,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变换多种教学手段,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保持注意力,不断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在讲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听记和倾听能力和注意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致,接下来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看视频,利用音像,刺激学生的感官的协调运用,接下来用了讲一讲、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在说演中完成对故事的理解,为了保障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我采用了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与持久性,担忧与幼儿的各性差异,有的孩子的学习的耐性是有限的,因此,表现也不是同步的,这样的评价也具有局限性,致使不爱表现的孩子在课堂中成了被动的倾听者,看客,因而,忽略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因此,还要在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的同时,关注表现不突出的孩子,用富有针对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行为纠正,也是非常的有必要,提示批评是教学中不可缺手的要素,只要这种教育是公正的,已不刺伤学生的尊严为前提。
大班语言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戏中,体会“规则”是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玩耍的条件。
教学准备
绘本《像狼一样嚎叫》的幻灯片、彩虹伞。
教学过程
一、观察绘本封面
1.这个故事的名称是:像狼一样嚎叫。
2.像狼一样,那是不是狼?
(这是一个关于狗的故事。)
二、欣赏绘本、理解情节
教师讲述P1~3。
1.莫卡想干什么呀?
2.莫卡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
【设计意图:这里的提问不仅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还要注意幼儿的倾听质量。】
在活动中:
还可以提示幼儿仔细阅读画面中的细节,作必要的追问,如:
幼儿:莫卡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叫?
教师:莫卡只能叫几下?为什么?
幼儿:因为数学题的答案是“5”。
3.你们 ……此处隐藏19441个字……的蹿的动作。
1、教师:“谁来说说看,老虎的本领是什么?(捉动物,教师引导幼儿学说扑、跳动作)请小朋友模仿老虎做一做扑和跳的动作。
2、那猫有什么本领呢?(爬树、捉老鼠)哦!狸猫还有这样的本领啊!真厉害!我们也一起学一学狸猫的本领吧!
三、教师表演儿歌内容一次,让幼儿分段分析、理解儿歌内容。
老虎和狸猫有这么的本领,那小朋友说一说,狸猫和老虎相比较,谁比较厉害呢?为什么?(老虎是森林里的王,小动物们都怕他,所以老虎比较厉害)。其实呀,在很早以前,狸猫还是老虎的师父呢!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王老师和我表演的一段“双簧”《虎拜师傅》,看一看这到底发生了是一件什么事?
(一)完整表演儿歌内容一次。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讲的又是一件什么事?”(幼儿自由讲述)
(二)分段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朗诵儿歌,学习图片内容!
a、师:我们现在听一听,老虎在哪里跟师傅学本领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听边进行表演。教师分段放音乐。
一棵松树两丈高,树下狸猫把虎教。
b、师:那老虎都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先学扑,再学跳,穿山跳涧都学会。
c、师:老虎真聪明!猫师傅的本领一学就会,那它有没有继续向狸猫师傅继续学本领呢?
老虎翻脸要吃猫,狸猫一见事不好,身子一蹿上树梢。
d、师:老虎要吃自己的师傅,好不好?(不行)为什么呢?老虎真可恨,那现在看看老虎怎么啦?
老虎一见傻了眼,急忙跪下来哀告。
e、师:老虎吃了狸猫没有,它和狸猫说了一些什么话呢?
师傅师傅下来吧,在教弟子上树梢。
f、师:狸猫会相信它吗?有没有下来呢?狸猫怎么了?
狸猫树上摇摇头,眼泪滚滚往下掉。
g、师:狸猫有没有继续教老虎本领呢?他说了些什么啊?
有心下来再教你,怕只怕,你再翻脸我哪里逃,哪里逃。
四、连续完整讲述儿歌。
师:幸好这一招狸猫没教老虎,要不然狸猫早就成了老虎的美餐了。是不是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说一说吧。
(1)教师带领幼儿讲述儿歌。
(2)教师做狸猫,幼儿做老虎学说一次。
(3)教师做老虎,幼儿做狸猫学说一次。
小结:“恩,儿歌真有趣,请小朋友看着图片,自己说一说这有趣的儿歌吧!”幼儿看图片朗诵儿歌。
五、你来说,我来演《虎拜师傅》。
将幼儿分俩组,一组朗诵儿歌,一组表演动作。
六、角色表演,巩固体验作品。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都学会这有趣的儿歌,现在我们请俩位小朋友一起来扮演一下老虎和狸猫,来表演这儿歌吧!
七、结束活动。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中,我从设疑开始,通过听声音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然后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开始引导,让幼儿说出老虎和猫的本领,然后通过观察图画内容并提示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教师语言对配文加以补充。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的兴趣非常好,能够根据儿歌故事内容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最后在完整的学习儿歌,其实像图片加文字这样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时孩子们就会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文字精灵就会跳跃在他们的脑海中了。那么,我们不防就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充分发挥,孩子不会发现,不会思考,我们就给他们一个具体的、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我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很难免有些空洞的说教,学习儿歌的时侯比较死板,没有通过新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24设计意图:
在选题上,我胆选择了以爱、生命教育为题材的语言故事,班幼儿认知水平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有充分的感知体验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的感恩意识却逐渐淡薄,如何让幼儿认识到妈妈在日常生活点滴中对自己的爱,怎样回报妈妈对我们的爱以及怎样进行感恩教育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感知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意。
2、能用“有一天……”句式进行仿编。
3、体验母亲的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爱意。
4、通过教师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用“有一天……”造句。
教学难点:
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爱意。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说说自己变老会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对老有初步认识,为重点做铺垫)
2、是谁陪着我们一点一点的慢慢长?幼儿回答,引入主题。
3、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有一天》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绘本视频《有一天》。突破目标一,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温情。
1、小朋友,听完了故事,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2、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幼儿讨论回忆故事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重点引导幼儿说出那一天、曾经、现在、有一天等时间点描述的句子)
(二)播放图片(妈妈亲吻小手和举高图片)
1、妈妈爱宝宝吗?(爱),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表现妈妈爱孩子的?(幼儿讨论)
(三)播放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付出点滴的照片或视频(幼儿感知来自母亲的爱,完成教学目标1)
小结:在我们小的时候,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陪我们一点一点的长,长了我们也会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
(四)播放绘本妈妈坐在床沿后畅想的视频,激发幼儿长欲望。
1、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妈妈坐在床沿畅想着我们长会面临什么问题?(教师尤其引导幼儿体会最后一句当那天到来时,你会想念我)。
2、除了这些,我们还会干什么?幼儿讨论
3、请小朋友用“有一天……”说一句话。(完成教学目标2)
小结:你们从一个什么都不会,需要妈妈照顾的小宝宝,逐渐成长为一个要自面对困难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妈妈的爱,妈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五)情感升华,体会深沉的母爱(完成教学目标3)
1、小朋友,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说说看(幼儿自由讨论)
2、齐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三、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母亲的怀抱走向世界,小朋友将来长了,也会有自己小小的家庭,你会把所有的心思、情感投入到你的孩子身上。现在你不仅有妈妈的爱,还有亲朋好友老师很多人的爱,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妈妈的唠叨让你很烦,当你理解了今天老师带来的绘本故事有一天,你就会让自己少一点倔强,多一份感恩。
四、延伸
美工区制作心意卡表达对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