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中班美术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爱妈妈的情感。引导幼儿知道要做个关心家里、关心大人的小帮手。
2,通过活动,巩固绘画、棉签、折纸、剪纸、粘贴和串编等美工技能,感受美,表现美。
准备:
玩具娃娃一个,场景布置。
折纸范例步骤,各色纸工纸若干。“装饰挂毯”若干幅。
水彩笔、蜡笔、棉签若干。颜料若干盒。铅画纸、书面纸、
串编纸条若干。糨糊,剪刀若干,
过程:
一,游戏:“听音乐传娃娃”。
1,师:小朋友,上个星期六是什么节日?
你们对她们说过什么祝福的话了吗?
你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的外婆、奶奶、妈妈肯定在这天过得很高兴。对的,我们的外婆、奶奶、妈妈都很疼爱我们,我们也非常热爱她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温暖、幸福的家里。
为了表示我们对妈妈的感谢,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2,师:现在,我们就来玩个关于家的游戏,要考考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关心我们自己的家。等会儿,边放音乐边传娃娃,音乐一停,娃娃传到谁的手里,就请他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他关心自己的家,那么他肯定讲得出。
(游戏进行。)
师:刚才我们玩了传娃娃的游戏,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是关心家里、关心大人的孩好子,那么,你们想不想再来试着做个妈妈的小帮手?帮大人把家里打扮得更好看?现在我们的教室就好比我们的家,我们来参观参观我们的家。
二,美工活动。
1, 介绍场景。
1),这儿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客厅里有些什么?等会儿我们可以多做些花,多拼写挂毯,或者折架钢琴,把客厅打扮得更漂亮些。还可以尝试着做架电话,有了电话真方便,不会的话,你可以自己动脑筋看一步一步怎么变出来的。
2),这儿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平时,家里谁烧饭做菜?平时,大人烧饭做菜真辛苦,今天,我们来帮大人做菜。想想看,你今天准备烧什菜?是什么颜色?然后,把菜做在盘子里,过会儿给我们介绍你烧的菜。
3),这儿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床上少什么了?今天请你们来帮妈妈设计条美丽的被子。可以试着用剪好的窗花贴在上面,也可以用蜡笔、水彩笔、棉签来画,还可以用纸条串编。现在,我们就去试一试,看看哪个小帮手真能干。
2, 幼儿动手操作,老师适时指导。
1),引导幼儿选用相应颜色的纸来做“菜”。
2),引导幼儿想象、设计。
3),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
3, 讲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
4, 师:今天,我们真能干,都来学做了妈妈的小帮手,因为我们长大了,懂事了,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不再麻烦大人了。现在,我们就来唱一首《不再麻烦好妈妈》。
教学反思:
正巧这阶段我们中班教研进行了有关“爱妈妈”、“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那么作为这次主题活动的延伸,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学做妈妈小帮手”的活动,让幼儿在体验爱妈妈的情感下,爱屋及乌地去爱自己的家,并尝试做个妈妈的小帮手。
那么,学做妈妈的小帮手,具体可以让幼儿动手尝试什么呢?在开始部分,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一步熟悉、了解关于家里、父母长辈的一些情况,巩固爱父母、爱家的情感教育。并根据前段时间的一次幼儿集体做客所给我的启示,我将教室分成三个区域,分别布置成家中的客厅、卧室和厨房,让幼儿在情景中较真实的体验怎么帮妈妈做个小帮手,而且将美工技能穿插于活动内容中,多材料、多形式的投放活动用具,考虑到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感到有几点体会。第一点,在活动的内容上还要进一步整合,过去总认为课程的整合是形式上的整合,其实,更高层次的整合是内容上的整合。
第二点,这次尝试将表现表达与社会情感进行某些结合,但还是注重了美术方面,其实也可以尝试其它方面的揉合。
第三点,在情感激发过程中,还要加强力度,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在感情的带动下只去付之于操作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六等份折、八等份折)、卷、剪的方法把圆形纸做成花朵。
2、会认真观察制作流程图,仔细粘贴花朵,保持作品的完整。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
2、 T制作流程图、范作。
3、大小不同的圆形纸人手三张,绿色长方形纸(一大一小)。
4、油画棒、记号笔、剪刀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春天背景图,请幼儿讨论春天的景色。
(1)这副画面展示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2)春天百花盛开,真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色搬到我们班级来,让我们的教室也到处鸟语花香。
2、展示制作好的花,结合 T课件引导幼儿一起研究制作方法及过程。
(1)幼儿观察,讨论花由哪几部分组成。
这朵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每一个部分又都是怎么做成的呢?
(2)根据幼儿的讲述,展示 T课件,帮助幼儿掌握制作流程。
1)花瓣:由三层花瓣组成,每片花瓣用圆形纸折成六等份或八等份,然后用记号笔画出花瓣的形状,剪下后由大到小交错粘贴在一起(粘贴花的中心部位,不贴死),最后用油画棒添画上花蕊。
2)花茎:用大的绿色纸卷成细长条,用胶水粘住接口处。
3)叶子:将记号笔将叶子的形状画下,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4)最后将各部分用胶水贴合在一起,一朵花就完成了。
3、请幼儿根据制作流程图制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仔细观察制作流程图,会根据流程图独立制作,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2)鼓励幼儿设计不同形状的花瓣和花蕊,力争和别人做得不一样。
(3)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操作常规,将纸屑放在纸篓里,学具用完后放回原处。
4、请幼儿将完成的花贴在班级瓷砖墙上,共同欣赏有创意的花朵,表扬有进步、有创新的幼儿。
5、延伸活动。
(1)在美工区继续提供各色纸张,请幼儿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花朵。
(2)鼓励幼儿在瓷砖墙上丰富春天的景色,将班级环境布置与幼儿活动相结合。
活动反思:
《纲要》要求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有规律的整齐的粘贴方法。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享受参与的快乐。
难点:学习粘贴的方法,能整齐的粘贴好篱笆
活动准备:
故事《战胜大灰狼》、篱笆卡片若干、胶棒人手一个、印有小房子的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讲述故事《战胜大灰狼》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个新朋友,它们一个叫聪聪,一个叫小小……"教师讲述故事《战胜大灰狼》。引出篱笆的含义。让幼儿观察篱笆,找到篱笆的特点。
教师小结:篱笆是由一小块一小块小篱笆组成的,尖尖的头在上边,这样才能把大灰狼扎得再也不敢来了。
2.教师示范粘贴过程
教师进行示范,注意强调胶棒的使用方法,以及涂上胶以后怎样将篱笆粘得更牢固。
老师边示范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整齐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
让个别幼儿上台进行练习,其他幼儿仔细观察进行判断,幼儿正确完成后给予其鼓励。
3.幼儿动手,自己练习粘贴篱笆
幼儿练习粘贴"篱笆"。(教师巡回指导,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老师的肯定也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
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给予鼓励,并且进行个别点评。对于优秀作品和稍逊的作品都做出点评。
个别完成速度较快的幼儿可以对自己的篱笆进行装饰。
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把小鸡的家用篱笆围得严严实实的,大灰狼再也进不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放心的去玩耍吧!"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百科:大灰狼:儿童童话里的反面角色。做百科高手"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路过我家窗台的孩子,一蹦一跳地唱着这首歌,带动我一起合着。突然一惊,这不是我们小时候唱的.儿歌吗,现在的孩子也唱吗?小时候爸爸妈妈不是就用大灰狼吓唬孩子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的吗?儿童节快到了,祝所有超龄儿童节日快乐,再让我们一起回忆童年。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画出看过的半圆形物体以及想象的半圆形物体。
2、能给图画添加背景。
活动准备:
各种半圆形若干、胶水、蜡笔、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引起幼儿的兴趣。
1、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仙女,她有一根魔术棒,她走过每一个地方,用魔棒一指,那些五彩的半圆形的石头就会变成各种东西,非常神奇。小仙女也送给老师一根魔术棒,我们也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2、看这里也有许多五彩石,我们一起说:“魔棒,魔棒,变变变。”看变出了什么?(出示范画)。提问:半圆形的石头是怎样变成小刺猬的?
3、再一起变小鱼和螃蟹。提问:半圆形的石头是怎样变成小鱼的?
4、小仙女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半圆形的石头还可以变成什么?
5、老师也帮我们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五彩的石头,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做小仙女,把半圆形的石头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二、 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小朋友先在石头的后面涂上胶水,将小石头贴在纸上,然后用记号笔将小石头变成你们想变的东西,并给他们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互相介绍。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动建立在幼儿对半圆已经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从感受到发现再到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喜欢画贴近自己生活的东西,不喜欢拘泥于摹写对象的真实形象。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运用几何图形拼贴和短线排列的方式装饰鱼。
2、结合生活经验,合理想象和表现鱼的不同烧法。
3、感受活动中的色彩美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
2、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爸爸妈妈烧鱼的过程。
3、每人一个画有煎盘的纸、蜡笔、构线笔、胶水、棉签、各色颜料、各种几何图形。
4、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
1、以新年的气氛导入活动。
(播放课件)新年到了,人们在热热闹闹的过新年呢!小猫家也要过年了,你们猜,朋友们会送给它什么礼物?
2、观察鱼的形状及涂色方法,创造性地拼出各种鱼。
(出示范例)小兔为小猫准备了一些很特别的鱼,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鱼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怎样的呢?
教师小结。
小猫过新年,我们小朋友准备给它送什么礼物呢?(幼儿讲述)。
你们的办法真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大小不同的形状,请你们用最喜欢的形状拼出一条小鱼,拼好后画上眼睛和嘴巴,你们能做到吗?
幼儿拼鱼。
3、激发烧鱼的兴趣,教师示范鱼的烧法。
小猫想如果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可是小猫不会烧鱼,那怎么办呢?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呢?(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播放课件)可以是红烧的、清蒸的、糖醋的、咖喱的、葱油的等等好多好吃的味道。
4、教师示范烧鱼。
那老师先来帮小猫烧一条鱼吧,我们烧个什么鱼呢?红烧鱼是什么颜色的?
我们先把拼好的鱼用胶水贴到煎盘里,来煎一煎。先在鱼的身上煎一煎,我们让线宝宝排排直,靠靠紧,换个颜色换个方向再来排排直、靠靠紧,我们把鱼的身上都要煎好。然后,我们要放些作料了,放些什么呢?(绿色的葱段,黄色的生姜,红色的辣椒,再放几滴黄酒)。最后我们在鱼的周围浇上汤汁和油。烧好以后,我们把煎盘周围的纸撕掉。这样,一条又香又美的鱼就烧好了。
5、幼儿操作。
除了红烧鱼,还可以烧写什么味道的呢?(启发有选用一些咖喱的、糖醋的、葱油的,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幼儿作画,教师对能力差的幼儿适当进行辅导。
提醒幼儿最后撕掉煎盘周围的纸。
6、结束活动。
你烧了什么味道的鱼?你最喜欢哪一盘?(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小结。建议一些不够好的小朋友可以再丰富画面的内容,如多加点作料。
(播放课件)你们看,其它的小猫也闻到了我们做得又香又美的鱼,我们一起端着烧好的鱼和他们去过新年吧!